目录:
btc要硬分叉吗
比特币硬分叉什么意思
比特币分叉币
硬分叉是什么意思
比特币分叉币有哪些
eth硬分叉
比特币分叉什么意思
btc要硬分叉吗
1、比特币硬分叉是什么意思?硬分叉对比特币有什么影响?事情的起因要从比特币区块链自身的设计说起。在中本聪设计比特币之初,比特币区块就被设计成了1MB的信息容量大小。以当时的比特币交易量来说,这1MB足够使用并且还绰绰有余。
2、但随着比特币在全世界的迅速推广,交易量呈爆发式的增长,这时候1MB的区块容量已经难以支持比特币网络迅速地进行比特币交易确认,因此大量的交易数据造成了比特币网络内存池的拥堵。专业人士看到,这一明显的问题制约了比特币在未来的发展。因此,比特币区块扩容的问题就应时而生(简称比特币扩容)。
3、比特币扩容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它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在比特币论坛社区里进行了讨论,一直讨论无果后就成为了争论。,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争论主要围绕隔离见证(SegWit)和比特币无限(Bitcoin Unlimited)来展开。
4、隔离见证主张不改变原有比特币区块容量的上限,而是采用二层网络的办法,先将比特币实时交易在二层网络进行结算,再将结果提交到比特币区块链的主链上进行登记,以减少比特币网络的工作量。
比特币硬分叉什么意思
1、fork(分叉)在软件开发里面是很常见的,也就是“复制并修改”。最早比特币这个软件出来的时候,在最早的时候就有大量的虚拟币复制并修改它的代码,生成了莱特币、狗狗币、点点币,基本上有一千多种币,复制后修改部分不足1%,也就是99%是雷同的。从软件技术上,这1000多种竞争币都是比特币的分叉币。
2、一般软件分叉,形成不同的版本号,不同的版本功能有所差异,用户按需选择使用,各自相安无事。但比特币这个软件带有货币属性,分叉出每一个版本都是一个新的币种,犹如“印钱”,是以前软件领域、金融领域没有出现过的事情,我们没听说过银行软件升级,我们的存款变成两份了。
3、莱特币、狗狗币这些竞争币种,都是独立建立数据,和比特币分离。而BCH、BTG、BCD和比特币共用某个时间节点之前的数据,两者的本质差别在这,共用数据导致,某个时间节点之前持币的用户,自动同时持有两种币。因为用户关注的是持币问题,所以前者不被称为分叉币,而后者被称为分叉币。除了比特币,以太坊ETH目前也有一种分叉币存在,即ETC。
4、虚拟币的软件的版本是在不断升级的,假如A版本升级到B版本,A版本能够识别B版本的数据,那就不会分叉,专业术语叫做软分叉。这种情况用户几乎没有感知,也没有新的币种产生,所以不予讨论。
比特币分叉币
1、所以,区块链协议:定义连接、挖掘和交易规则的代码约定。要成为网络的一部分,您必须遵守协议。Fork:当你有一个与主版本不同的协议版本时。现在,让我们更详细地讨论每一个。
2、修复旧版本中发现的重要安全风险。由于加密货币是一项相对较新的发明,它最近进入了多年前常规货币过去的生命周期。开发我们今天所知的美元需要多种版本的纸张、颜色、字体、安全层等。现在伪造它要困难得多。同样,找到所有加密货币安全风险并修复它们需要一些时间。添加新功能- 我们今天拥有 Windows 10 的事实基本上意味着,第一个 Windows 需要一些改进。很多改进。区块链代码也在逐年升级。由于它是一个开源开发,开发人员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它并向社区提出他们的改进。如果一个功能足够好,它将被添加到下一个版本中。反向交易。还记得假钞吗?政府可以把流氓关进监狱,但很难退还所有把它当作真钱的人。太糟糕了。在加密世界中,您实际上可以将危害降到最低。一旦社区发现他们存在安全漏洞,他们就可以宣布从指定日期开始的所有交易都不存在。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你有没有想过回到过去?给你,享受。对于好人来说,这样的逆向过程意味着我们只需要再次进行交易。对于“坏人”——偷窃会更难。不过也不是不可能。
3、我将以交通规则为例(实际上非??常相似)。比如说,美国有一条规定,高速公路的最低速度应为 30 英里,最高为 60 英里。总有一天,政府决定,从现在开始,最少 40 人,最多 70 人。会发生什么?对于平均行驶速度为 55 英里的大多数司机来说,一切都不会改变。他们仍然有资格开车,并且没有违反新的低点。但是,如果您行驶了 30 英里,则必须加快速度。
4、如果有一位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司机有一辆吉普车——那么现在还有额外的“司机现金”,他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现金”并拥有“吉普现金”。因此,两个司机在不同的宇宙中过着不同的生活。但内布拉斯加州现金司机永远无法访问他的分身或在内布拉斯加州申请工作——现实之间没有门户。听起来像“黑镜”情节。
硬分叉是什么意思
1、早期玩比特币的人大都还是略懂点技术的,对软硬分叉的讨论更多的是在技术实现层面。而实际上,比特币除了技术之外,还有政治和经济的属性,很多事情的发展是人与人之间博弈的结果。博弈论告诉我们,在数学上可以证明,在某些具体条件之下,博弈最终产生的结果是有其内在机理的。这些机理是客观的、无情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在技术上讲,实现同一个目的,都可以有软分叉(向下兼容)和硬分叉(向下不兼容)两种方法。我们查看比特币的代码,迄今大概有六次较大改动的软分叉升级,而最近一次扩容升级,在2017年年中完成,激活了“隔离验证”功能,也是软分叉升级。虽然我们看版本记录,有过3次硬分叉记录,但要搞清楚,这些改动是因为早年软件遇到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有一次比特币爆bug可以无限量供应,导致硬分叉持续了四个小时,这些bug版本的软件是不可用的。现在所有以BIP提案形式经审核通过的升级,均为软分叉:
3、在技术上讲,把比特币扩容的解决方案是很多的,把它改造成跟支付宝一个样子都是可以的,不外乎是代码编程。软分叉的实现难度普遍高于硬分叉,因为硬分叉等于开发一个新的软件功能,不需要考虑与旧版本兼容的问题,绝大部分的软件升级其实也都是这么干的。扩容升级用硬分叉方法可能就是18行代码解决,而用软分叉方法,需要数千人参与研究论证,经历数年完成。在码农遍地开花,万众编程,大众开发的年代,在很多解决方案之中,为什么比特币独好软分叉升级?
4、这里面有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因为比特币是一种“货币”,不管你认不认可,至少它宣称自己是一种货币。我们应该意识到,货币的价值观跟技术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我们更在意我们花的人民币真的是人民币,而不是它所采用的印刷技术如何多样化。只是因为接触比特币早期人士大都是有技术背景,更多的用技术角度去看待它,一旦更广阔的非技术群体接触到它,那么它的货币和政治属性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使用它的人更在意它是真的钱,而不是性能、功能等技术参数。
比特币分叉币有哪些
1、区块链发生永久性分歧,在新的共识规则发布之后,一些没有及时升级的节点则没有办法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所产生的区块。这个时候硬分叉就会发生。对于硬分叉,行业内的定义是这样的,硬分叉是指比特币的区块格式或者交易格式(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共识”)发生改变时,没有升级的节点会拒绝验证已经完成升级的节点所生产出的区块。而已经升级的节点则可以验证未升级节点所产生的区块。大家各自延续自己认为正确的链。因此就分成了两条链:新链和旧链。
2、当新的共识规则发布以后,没有完成升级的节点由于不了解新的共识规则,便会产生不合法的区块,从而产生临时性的分叉。这种临时性的分叉也被称作软分叉。关于软分叉是这样定义的:软分叉是指比特币交易的数据结构发生改变时,没有升级的节点可以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所产生出的区块,而且已经升级的节点也可以验证没有升级的节点所产生的区块。
eth硬分叉
1、现在,以太坊等区块链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它们正在从能源密集型的工作证明机制(PoW)转向权益证明机制(PoS)。以太坊的转型已经是比较滞后的了,用形象的话来描述就是:在安稳居住的房子里彻底翻修你的房子。想象一下,这将遇到多么巨大的麻烦和挑战。
2、但对于以太坊0的到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期待。随着它越来越近,以及即将到来的伦敦硬分叉(以太坊0中的重要一环),一些用户(尤其是矿工)对他们未来所能看到的变化并不满意。
3、以太坊区块链的下一个重大升级是伦敦硬分叉升级。前日,基金会发布伦敦升级正式公告,宣布成功部署测试网后,伦敦升级现在已准备好在以太坊主网上激活。它将在12965000区块上线,预计在2021年8月3日至5日之间。
4、硬分叉中包含了五个以太坊改进提案,包括 EIP-155EIP-319EIP-352EIP-3541 和 EIP-3554。其中,EIP-1559是大家熟知提案,它也是引起社区中一大部分人不高兴的原因。
比特币分叉什么意思
1、1,从技术的角度,是因为比特币在创造出来的时候,区块链一个区块的大小上限是1M,那么随着比特币交易日渐活跃,这个区块限制已经成为瓶颈,下图是历史上,区块内容的字节数曲线。可见,进入2017年之后,几乎一直在极限附近挣扎。那么如果达到极限会怎样呢?必然会造成交易拥堵,因为你的交易可能因为这个区块数据已经满了而进不了块儿,那么就得不到确认,由于持续拥堵,如果你的交易费给太少,可能永远都得不到确认。那为什么不提升这个限制呢?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么?为啥还要闹分叉呢?这里先按下,后面会解释。
2、同志们,这还只是有代表性的方案,其它乱七八糟的方案更多,但是这些方案归根结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长期派和短期派。长期派比较理想化,希望把上限一次性到位,后面就不用变了,省得总分叉,总折腾吃瓜群众们,比如BIP101和BIP103。而短期派则认为,未来不可预测,固定的规则太暴力,甚至没有意义,不如边走边看,先把眼前问题解决了,典型如BIP100方案。但是由于BIP100细则太复杂,投票过程繁琐,后简化为BIP102和BIP109。至于BIP248,算是一种折中方案吧。
3、这些方案从2015年6月一直讨论到2015年底,长期派基本完败,2015年12月,比特币香港扩容会议由 Pieter Wuille 提出了隔离见证,扩容问题简化为仅剩下升级到2M的方案,但是关于具体的实施时间,依然争论不休…….
4、1,从技术角度,如果一旦开了提升区块体积这个口子,以后是不是一旦拥堵就继续提升上限呢?BIP101和103都希望把区块大小限制设置超过1G,这个有点夸张了,先假定一个区块30M上限吧,我们推演计算一下:现在1M,一个月的区块总体积已经是4G,如果是30M,那么一个月的区块总体积就是120G,一年则是5T左右。30M左右的块儿,就已经对网速有一定的要求了,而5T的数据,就更夸张了,一些小的比特币节点的硬盘容量可能都没这么大,而基于5T原始区块数据的区块链浏览器、钱包服务商等,则可能要膨胀到10倍以上,达到15T,对当前的硬盘和数据库系统,都是重大考验!注意,这还只是按照不增长的情况下,一年的数据!所以,扩容2M是不是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可以的!但是未来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面临扩容到极限的问题,今天面临的纠结,到时候还是要面对!